“這塊田昨天剛收割完,今天必須把水排干凈,才能趕上播種!”10月31日清晨6點,天剛蒙蒙亮,蘇墾農發新洋分公司新西生產區19大隊河北11號田里已響起鐵鍬挖土聲。隊長張中寧挽著褲腳,褲腿沾滿泥點,一邊揮鍬開挖排水溝,一邊朝著身旁的臨工們鼓勁,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清溝理墑戰正式打響。
這場緊急作業,源于10月30日傍晚的一場持續大雨。剛完成收割的田塊瞬間積水成洼,原本計劃31日推進的收割工作被迫暫停,若不及時排水,不僅會影響后續播種,還可能導致田間土壤板結。“糧食安全容不得半點耽誤!” 雨停的第一縷晨光剛穿透云層,張中寧便帶領團隊趕赴田間,揮鍬、鏟土、疏通溝渠,不遠處的開溝機也轟鳴作響,全力清理田間明水,泥水濺滿了衣衫,大家卻絲毫沒有懈怠,只為盡快恢復生產條件。
這份“雨停即戰” 的從容,源于未雨綢繆的堅守。早在降雨來臨前,張中寧就和兩名管理人員緊盯天氣預報,提前組織人員為場頭晾曬的水稻蓋上防雨布,逐一對電器線路進行安全檢查。30日當晚,自農忙開始就吃住在大隊的張中寧,更是一夜未敢合眼,每隔一段時間便打著手電穿梭在糧堆旁,仔細查看防雨布是否被風吹掀、糧食是否受潮。“糧食安全的事,一點僥幸都不能有。” 他布滿血絲的眼睛里,滿是對糧食的珍視。
天漸放晴,場頭上的防雨布被逐一掀開,張中寧彎腰抓起一把稻谷,在掌心輕輕捻了捻,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:“現在水分大概26%,曬到22%以下即可離場,完全不影響交給糧食倉儲中心,不用擔心‘場梗阻’影響收割進度。”
今年三秋時節,灌漿期多雨、揚花期高溫的異常氣候,給農業生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。“參加工作這么多年,第一次遇到這么嚴峻的情況。” 張中寧坦言,壓力越大,越要把細節抓牢。連日來,他和隊友們頻繁與農機手溝通,反復調試收割參數,精準把控每一個生產環節,只為將氣候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。
田埂上,身影忙碌;場頭間,稻谷飄香。張中寧和隊友們的堅守,正是蘇墾農發新洋分公司農業一線工作者的生動寫照。他們以雨為令、向險而行,用沾滿泥土的雙手守護糧食安全,用最實在的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,在金秋時節書寫出一曲暖心的豐收守護之歌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