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菌菇邂逅盆栽,會碰撞出怎樣的奇妙火花?在云臺農場興墾科技大球蓋菇種植基地,一朵朵鮮嫩肥碩的大球蓋菇,紛紛從地里探出頭來,顏色鮮美、長相圓潤,紅褐色的傘狀菌蓋一簇簇、一片片,每一株都壯碩挺拔,工人們穿梭在培植架間,熟練地采摘著成熟的大球蓋菇。
與此同時,在菌菇盆栽培育棚里,一盆盆大球蓋菇有序羅列,菌蓋紋理清晰,菌柄粗壯筆直,與周圍環境相互映襯,呈現一股靈動鮮活的別樣生機。“大球蓋菇喜陰喜濕,正常來說每天只需用噴壺噴一次水,觀察土壤干濕程度,土壤干要勤噴水,當菌菇開傘時,就成熟了,要及時采摘。”農技人員朱必輝說。
大球蓋菇又名“赤松茸”,是一種珍稀食用菌菇,肉質滑嫩,營養價值豐富,具有“素中之葷”的美譽,已成為國內食用菌產業的一枝新秀,且生長周期短、經濟效益見效快,種植前景廣闊。
菌菇盆栽培育棚中,盆栽平菇也同樣長勢喜人。沿著培育架望去,一盆盆平菇緊密排列,像起伏的白色浪濤。平菇層層疊疊,大朵的如同撐開的圓傘,穩穩居于上方,為下方小朵的平菇遮風擋雨。菌蓋邊緣微微卷曲,有的完全舒展,有的半開半合,菌褶細密整齊,從菌蓋中心呈輻射狀分布。技術人員穿梭其中,認真檢查平菇的生長情況。
“我們從去年的11月份開始培育菌菇盆栽,先將一定比例的水與生石灰攪拌均勻,然后放入玉米芯浸泡,瀝干水分后,把玉米芯放入盆中,點上菌種,覆上土后等待發菌,2~3個月左右菌絲發滿整個盆栽,澆水等待出菇。盆栽菌菇的生長速度非常快,很適合家庭陽臺種植,既好看又好吃。”朱必輝說。
據悉,菌菇盆栽每盆售價在30元左右。這是云臺農場首次將大球蓋菇、平菇等菌菇做成盆栽,還設計了精美便攜的盆栽包裝,市民不僅能品嘗到鮮美的菌菇,還能將其帶回家,實現“從觀賞到品嘗”的消費體驗升級。
云臺農場立足農場實際,探索菌菇種植技術,通過挖掘產業效益、延伸產業鏈,科學制定種植計劃,讓盆栽菌菇走入千家萬戶。
“我們還將進一步優化盆栽大球蓋菇項目,著力完善栽培設施,加強精細化管理,提高種植效益,與農科院開展深度合作,持續改良盆栽大球蓋菇的品種,使其更具觀賞性與食用價值。同時,搭建線上銷售平臺,打破地域限制,讓產品銷售更廣泛。此外,農場還計劃推出親子盆栽種植體驗活動,讓游客在參與種植的過程中,深入了解大球蓋菇的生長習性,豐富農業旅游的內涵。通過這一系列舉措,將大球蓋菇盆栽打造成為區域特色農業的一張亮麗名片,持續推動大球蓋菇產業蓬勃發展,助力鄉村振興。”云臺農場黨委書記王信學說。